
李強總理: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17日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提出:要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會議宣布國務院領導同志分工和國務院機構設置,審議通過新修訂的《國務院工作規則》,對政府工作作出部署。李強強調,要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李強指出,本屆政府任期的五年,是

國家電投山東總公司,成立!
2023年3月18日,國家電投集團山東總公司揭牌儀式在濟南隆重舉行。國家電投黨組書記、董事長錢智民為公司揭牌,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盧洪早致辭。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服務山東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集團公司黨組決定進一步整合國家電投在魯品牌、市場以及產業鏈資源,凝聚區域發展合力,成立國家電投集團山東總公司,全面統籌協調集團公司在魯產業布局和高質量發展。 山東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雷鳴對山東省委、省政府及關心支持公司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組建

中國石油首個風電項目全部投產
3月17日,隨著吉林油田美字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標志著中國石油首個風電項目全部順利投產。該項目是吉林油田在建15萬千瓦自消納風光電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包括18臺風電機組,裝機總容量為7.8萬千瓦,年發電量達3.6億千瓦時,預計年上網電量約 26.0434萬兆瓦時,年等效滿負荷3395小時。所發電量全部由吉林油田油氣生產用電自消納,初步實現吉林油田低碳油氣生產,年減碳量20.2萬噸,折合標準煤7.9萬噸,同時可為油氣生產節約用電成本8500萬元。 據了解,18臺風機分別分布在吉林油田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平價!中廣核惠州港口二75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主體開工
3月15日,中廣核惠州港口二75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基礎開始沉樁作業,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平價海上風電項目海上主體工程開工,拉開了粵港澳大灣區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新序幕。 中廣核惠州港口二海上風電項目位于惠州市惠東縣港口鎮南部海域,水深范圍31m-40m,距離陸地最近距離約22km,擬布置10臺8.5MW風機、45臺12MW風機、9臺14MW風機,配套建設1座220kV海上升壓站,同時擴建陸上集控中心。目前,中廣核在該海域已有在運海上風電項目25萬千瓦,港口二項目建成投產后,中廣

電氣風電與酒泉市開展戰略合作
3月15日,酒泉市委書記王立奇,酒泉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市委秘書長李生潛,副市長石峰,上海電氣風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喬銀平,上海電氣風電集團總裁王勇等代表就雙方在新能源產業項目合作事宜等展開座談交流,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王立奇說,近年來,酒泉市搶抓“雙碳”重大機遇,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按照基地化推進、大電網外送、全產業鏈發展的思路,著力構建風光水火核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能源體系,把風電、光電資源配置與裝備制造產業鏈完善、外送通道建設、科技創新研發一體考慮,建設新能源

山東成立風電產業鏈聯盟 發布500億元供需清單
3月16日,山東省新能源裝備(風電)產業鏈建設推進會暨山東省風電產業鏈聯盟成立大會在濟南召開,并面向省內上下游企業發布了第一批風電產業鏈機會清單,金額達到500億元,涉及設計、主機設備、電氣設備、主軸、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施工安裝等環節。 “十四五”期間,山東海上風電開工總規模約1000萬千瓦,將完成開發建設投資1000億左右,帶動風電裝備及相關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這為全省風電裝備企業發展帶來寶貴機遇。以渤中風場建設為例,山東能源集團2022年底實現A、B場址90萬千瓦全容量并網發

聯合動力與埃及政府簽署風電開發合作協議
3月9日,聯合動力與埃及政府簽訂風電產品及技術推廣應用合作意向書。聯合動力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軍,龍源電力副總經理宮宇飛,埃及國企事業部部長Mahmoud Esmat出席簽約儀式并致辭。簽約儀式由聯合動力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嚴蕾主持。 聯合動力北京技術開發分公司總經理董健、埃及冶金工業局局長Mostafa Saadawi分別代表雙方簽約。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聯合動力智能化、高可靠、高環境適應性的風電機組平臺,針對埃及地區溫度高、溫差大、風沙強、日照強的特殊環境特點,充分

聯合動力與埃及政府簽署風電開發合作協議
3月9日,聯合動力與埃及政府簽訂風電產品及技術推廣應用合作意向書。聯合動力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軍,龍源電力副總經理宮宇飛,埃及國企事業部部長Mahmoud Esmat出席簽約儀式并致辭。簽約儀式由聯合動力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嚴蕾主持。 聯合動力北京技術開發分公司總經理董健、埃及冶金工業局局長Mostafa Saadawi分別代表雙方簽約。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聯合動力智能化、高可靠、高環境適應性的風電機組平臺,針對埃及地區溫度高、溫差大、風沙強、日照強的特殊環境特點,充分

我國首個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啟運
2月23日,由中海油建造的漂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順利起拖開航,由青島駛往珠海,全程近1420海里,大約需要航行15天,隨后該平臺將從珠海運往相關海上油田海域進行安裝。 據了解,因該拖帶船組操縱能力受到嚴重限制,為安全保障該平臺航行安全,青島海事部門派出“海巡05709”輪對平臺出塢、壓載和掛拖作業全程護航,保障拖帶安全和轄區通航安全。 據介紹,“海油觀瀾號”平臺由3個邊立柱和1個中心柱組成,邊長超80米,高約35米,重近4000噸,風機將安裝在中心立柱上。該平臺將安裝

明陽集團與中國能建國際集團就海外新能源戰略合作舉行會談
2月22日,明陽智能總裁張啟應與來訪的中國能建國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呂澤翔舉行會談,雙方就海外風電等清潔能源戰略合作進行深入交流并達成共識。 張啟應介紹了明陽風電、光伏、制氫、儲能等清潔能源技術路線、產品優勢、海外業務發展現狀以及下一步海外業務重點關注區域及發展策略。張啟應表示,明陽堅持創新技術驅動,已形成了新能源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系統、新能源投資運營三大業務版塊,位列全球海上風電創新排名第一位,已發展成為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智慧能源企業集團。明陽高度重視與中國能建國際集團

山東首個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國家電投在魯海上風電投產達800MW
春日正好,風光無限。海陽南側海域,風車林立,海天一色,御風起舞,蔚為壯觀。隨著一排排遠景能源EN-200/7.0智能風機在117米高空徐徐轉動,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V場址5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這是山東首個全容量并網的平價海上風電項目,也是全國首個當年招標、當年建設、當年并網的平價海上風電項目。至此,國家電投在魯海上風電投產規模達到800兆瓦,全省乃至北方地區最大海上風電集群畫卷已然鋪展。 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V場址5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由國家電投山東分公司投資建設。

全球陸上最大風機在三一重能下線
2月28日,三一重能8.5-11MW陸上平臺230米葉輪直徑首臺風電機組在北京南口智能制造產業園成功下線。這是全球已下線的功率最大、葉輪直徑最大的陸上風電機組。 三一重能總經理李強出席下線儀式并講話。他首先對產品研發團隊的辛苦付出表示了感謝,研發團隊技術攻堅、不斷進取,充分發揚了三一人“嫉慢如仇”的工作作風。如今中國風電進入平價時代,只有不斷加強技術創新突破,不斷降低度電成本,才能保障風電場開發投資收益率,才能夠增強風電在所有電源形式中的市場競爭力。 技術先進 引領大兆瓦時